全屏广告位招商

智驾过度营销要不得 工信部给车企上“紧箍咒”:要充分测试、忌夸大宣传

发布时间:   点击量:19 次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image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智能驾驶分为L0至L5共6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和责任划分。其中,L0-L2级以驾驶员为主导,L3-L5级以系统为主导,自动驾驶等级越高,意味着智驾技术越强大、相关法律法规越完善。

image

技术与法规屹立在两岸,中间奔腾的是滔滔的商业化需求。车企在竞争、在跑马,“智驾平权”成为行业热词。自2025开年以来,国内已经有超过20家主流车企相继公布新一代智能驾驶战略规划和技术路线。各大车企密集布局的态势,让2025年被全球汽车行业公认为“智驾元年”。

实际上,当前智能驾驶以L2级辅助驾驶(组合驾驶辅助)为主,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仍处于试点阶段,中国现有的量产乘用车智能驾驶功能全都在L2及以下。意即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整体处于L2级向L3级过渡的阶段,L4-L5级仍需突破技术瓶颈与法规限制

L2级普及主导:L2+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成为主流,覆盖高速、城市导航辅助等功能,但驾驶员仍需保持注意力并随时接管。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4年搭载国内L2及以上功能的新车上险量为1309.4万辆,同比增长31.5%;渗透率为57.3%,同比增加10.0%。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已实现L2功能全系标配。

L3级试点推进:L3模式下,系统在特定设计运行条件(如高速公路、良好天气)下可完全接管驾驶任务,但当系统请求时,驾驶员需及时接管。L3级自动驾驶已在9个区域试点(如北京亦庄),但受法规限制尚未大规模落地。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已通过准入测试。

高阶功能局部应用:部分车型(如蔚来ET7、小鹏G9)支持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但覆盖范围有限且依赖高精地图与云端算力。

展望未来,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并随时接管的L2级智驾将占据现在到未来的很长时间,人们距离心中的完美智驾——像科幻电影中那样的完全接管模式,依然很遥远。

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L2+城市智驾渗透率有望近10%,预计2026年及之后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其中,10-20万元平价智能化的推进或为国内城市智驾突破放量的关键。

尽管智能驾驶安全已被反复讨论,但这一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对于驾驶者而言,需认清智能驾驶的能力和边界,车企更应该承担起企业责任,在追求产品销量、热度的同时反复考量,自身在新车发布、培训销售人员时,是否夸大了产品的安全能力或过度营销。

本资讯中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废废网/道奇财经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废废网/道奇财经无关。

废废网/道奇财经对本声明条款拥有最终解释权,并保留根据实际情况对声明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权利。

我要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临沂金属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Copyright © 2010临沂金属网 版权所有客服电话:0539-3188199/13345086668 传真:0539-8955596 邮编:276000 邮箱:aaaly@189.cn

在线QQ:631737566 627483933 金属群:61886030 62209891 60369467

昨日访问量统计:pv: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526号    鲁ICP备08100513号-2

技术支持:临沂七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