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广告位招商

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破千亿元!

发布时间:   点击量:28 次

近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亟需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行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资料显示,作为动力电池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持续领跑全球。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40.9%,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攀升,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稳步增长,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装车量约550GWh,同比增长超40%。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制(修)定发布,为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在收集储运方面,面向动力电池收集、分类、包装、运输、装卸与搬运等需求,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从而可有效保障退役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的溯源管理与安全环保。

在物理处理方面,对动力电池拆解、放电、破碎分选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可有效促进动力电池物理处理规范化发展,保障物理处理过程的安全、环保。

在化学再生方面,围绕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中间产品、检测方法与三废处理,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规定了再生利用技术和环保要求,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行业节能降碳。

整体看,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预计可突破千亿元,主要将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预期与循环经济的战略转型。从2024年的30万吨回收量、480亿元市场规模,到千亿级体量,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将从“环保课题”,升级为“战略赛道”,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创新都值得关注。

需要提及的是,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仍面临诸多痛点:小作坊低价无序竞争挤占正规市场,导致回收渠道混乱;电池型号多样,拆解复杂,电池处理技术仍需优化;自动化程度低,再生料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协同发力,将推动该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有望缓解行业痛点,更通过相关规范倒逼行业升级。

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以及华友循环、格林美、吉锐新能源、海螺创业、厚德新能源等产业链主流企业,亦积极布局电池回收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搭建电池溯源平台,构建电池回收网络等手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春平今年9月曾透露:“到2027年年底,国务院将对现在的(回收)白名单企业,实行市场许可制,以及积分管理等。”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未来,随着相关企业技术突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将加速向规范化、规模化、智能化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本资讯中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行业新闻、研讨会、展览会、企业财报、券商报告、国家统计局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各大协会和机构公布的各类数据等等),并依托废废网/道奇财经内部数据库模型,由研究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推断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与废废网/道奇财经无关。

废废网/道奇财经对本声明条款拥有最终解释权,并保留根据实际情况对声明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权利。

我要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临沂金属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Copyright © 2010临沂金属网 版权所有客服电话:0539-3188199/13345086668 传真:0539-8955596 邮编:276000 邮箱:aaaly@189.cn

在线QQ:631737566 627483933 金属群:61886030 62209891 60369467

昨日访问量统计:pv: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526号    鲁ICP备08100513号-2

技术支持:临沂七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